胤祉的话音未落,康熙便深深皱起了眉。
殿内的气氛瞬间变得分外紧张,一旁伺候的奴才们尽皆放轻了动作,连呼吸都不敢大声。
太子心里亦是咯噔一下?:三弟这话就差没指着汗阿玛的鼻子骂他用人不明脑子糊涂了,若是汗阿玛当?真怪罪……若是早知道三弟会这般“直爽”,他今儿就不带三弟来了。
“汗阿玛,三弟他只是听儿臣提及和谈之事?,关心之下?才一时情急失言,并无冒犯之意,还望汗阿玛恕罪。”太子一咬牙,一把拽着胤祉跪下请罪道。
康熙看着为弟弟跪地请罪的太子和虽然跪着但明显没有真的意识到自己错误的胤祉,被戳中隐忧的恼怒稍稍散了一点,但眸中深色依旧未改,沉默了许久才出声道:“保成起来。”
太子小心翼翼地抬头看了他一眼:“汗阿玛……”
“起来。”康熙再次重复道,语气不容置疑。
太子纠结了一瞬,到底还是没敢反抗康熙的权威,缓慢地站起身,同时担忧地朝旁边的胤祉看了一眼。
察觉到他的目光,胤祉没敢抬头回?望,靠近他那边的手指微微动了动,示意自己没事。
康熙坐在上首,将两个儿子之间的小互动尽收眼底,但这会儿他显然没心思感慨什么?兄弟情深:“胤祉,和谈是国之大事,不容儿戏,你可知晓?”
“儿臣知。”胤祉听见自己出奇冷静的声音在回答着汗阿玛的问话。
早在决定当?面说出意见之时,他就知道,此举成功与否暂且不好说,但一定会激怒康熙。
君无戏言并不只是一句轻飘飘的话,人选已经指派出去了,圣旨已下?,他却直接跑来说人选不合适,不管他的本意是什么?,都有打康熙脸的嫌疑。
当?然了,胤祉也不是那种只会硬着来的死倔之人,抿抿嘴又开口说道:“儿臣知道汗阿玛心胸宽广,对传教士并无偏见,但防人之心不可无,还请汗阿玛三思。”
他这明晃晃的吹捧自然不会糊弄过康熙,但不可否认,人都喜欢听好话,皇帝更不例外。
康熙的表情肉眼可见地松快了几分。
太子和一旁的梁九功都微微松了一口气:幸好三弟/三阿哥还没糊涂到硬顶到底。
“汗阿玛,三弟是莽撞了些?,但这考量也未必没有道理,让传教士协同和谈,虽说更有利于沟通,但到底失了几分气势……不若再带上一两个会罗刹语的官员,正好也能给索相他们做做翻译。”见康熙的气场不复之前?沉重,太子偷觑了他一眼,大着胆子提议道。
“说的倒是简单!”康熙没好气地瞪了他们一眼,“若是朝堂之上有可用之人,朕会将此等重任交由不知根底的洋人?”
太子尴尬垂眸:难怪汗阿玛一听三弟说传教士有反水可能就生气成这样,敢情是积怒难忍啊!
不过,泱泱大清,那么多?朝臣,一个个平时争得跟乌眼鸡似的,结果到了要紧关头竟是没一个顶用的,难怪汗阿玛会生气,他想着都要冒火了。
康熙原本不怎么想说,毕竟无人可用不是多有脸面的事?,但老三这倒霉孩子直挺挺地跪在地上,小小年纪就不知道打哪学了一副死谏的模样,若是自己当?真不说,岂不是有承认自己昏庸用人不明的嫌疑?
左右朝臣无能又不光是跌了皇帝一人的脸面,康熙觉得,与其自己一人丢脸,不如大家一起共沉沦。
闻言,胤祉心中原本就有的猜测得到了印证,顿时恍然。
“……朝中大员要臣素日忙碌,对罗刹语和拉丁语不甚了解也在常理之中。”他没想这会儿就将满朝文武彻底得罪了,说出口的话便委婉了一些?,但其中另择人选的意思亦是十分分明,“儿臣认为,虽大清与洋人交集不多?,但毕竟是人才辈出之地,想来不会当?真没有对洋人语言了解之人,比如那等与洋人有生意往来的商贾之流,定有通洋文者。”
“若是汗阿玛不拘一格降人才,不论其身份地位,令其协同传教士辅助和谈,想来应能有效防止传教士反水之患。”
康熙眉头微皱:“商贾?”
重农抑商既是时下风气,更是帝王维系自己统治的必要手段之一。
商人不事?生产,平素便是买低卖高从中牟利,无良奸商倒在其次,动摇民心是根本,可以说,商人便是封建社会中的不稳定因素之一,作为一个合格的帝王,康熙自然不会对商贾之流有什么?好印象。
所以,一开始他就没将本性重利的商人放在考虑范围之内。
现在被胤祉这么?一说,他心中一动,沉吟片刻之后又犹疑道:“理藩院都无精通洋文者,商贾之流即便是会洋文,想来也只是略通……况且,商贾重利,焉知不会因利背叛?”
对于前?者,胤祉只想说,汗阿玛对资本的力量一无所知。
正如马克思所言,资本如果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它就会铤而走险;如果有百分之百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人间一切法律;如果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它就敢犯下任何罪行,甚至冒着被绞死的危险。(1)
无论是在大清卖洋货,还是将大清之物货与洋人,尽皆是上好的买卖,而想要在这好买卖里分一杯羹,不了解洋人、不懂洋文怎么行?
古人说得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泼天富贵面前,别说是语言障碍了,即便面前挡着的是一座山,商人们都能发挥愚公移山的精神将阻挡他们发财的山给平了。
至于后者……商贾有可能因利背叛,焉知传教士不会?
起码商人还是大清人,选人之际稍微慎重一些?,即便是顾及家中亲人,那人也不敢叛国不是?
传教士大多?都是孤身一人在大清,若是当真反水然后想办法逃走,大清还能打到他们老家去要人不成?
“若是能选出合适的人选,多?择一两人命其相互监督,亦是好事?。”胤祉想了想,觉得监督权是个好东西,至于能不能选出那么多?通洋文者,他还真不怎么担忧。
先前?康熙只是被惯有思维限制了,目光仅仅局限于朝臣,那能选出来的人自然有限,只能矮个里拔高个儿。但若是放眼整个大清,林子大了还什么?鸟都有呢,同理,人多了啥人才也都有,高个儿里拔高个儿都没问题。
商贾里没有合适的人选,那就去边地找,边地人员混杂,汉满蒙语都有人说,没道理就没有讲罗刹语的。
倒是会拉丁语的人选未必那么好找。
拉丁文现在是西方所谓通用语,传教士在外行走必会语言,但大清对此并无太多需要,若是连跟洋人沟通最多?的商人中都找不到几个精通拉丁语的,那其他行当?更不可能找到合适的人选了。
“汗阿玛,儿臣觉得三弟所言在理。”见康熙松动,太子在一旁连忙开始敲边鼓。
“罢了,看在你们兄弟二人意见一致的份上,尤其是老三这还是头一回?主动对朝政提出自己的想法,朕也不好直接驳了你们去。”康熙轻啜一口杯中的君山银针,神情松缓了许多,“这事?便暂且依你们的主意,梁九功,传朕口谕,令内阁着手向民间征调精通洋文者参与和谈一事?。”
“唔,不必大张旗鼓,省得那群吃干饭的大臣被百姓唾弃面子上过不去,要是来个自觉颜面尽失羞愤自尽的,老三日后也就不必做人了。”
若不是还在地上跪着,胤祉这会儿肯定又?要嘀咕了:这点破事都闹自尽,心理脆弱成这德性,关他一个不相干的外人什么?事??
康熙还没说完,一大串话紧接着跟上:“若是朕都让人去民间挑选了,还是没有选出合适的人选,而因着朕的不信任传教士那边的反水可能性更大了,届时便只能让老三你往雅克萨去一趟了。”
闻言太子瞬间变脸:“汗阿玛三思!如今雅克萨那边形势严峻,罗刹国虎视眈眈,准噶尔部和喀尔喀之间的冲突亦是不断,三弟尚且年幼,如何去得那等虎狼之地?”
胤祉却是瞬间打起了十足精神,猛地抬头一脸振奋地道:“儿臣遵命!”
对哦,他怎么就没想到呢!与其寄希望于别人,不如自己上啊!
想要改变《尼布楚条约》的内容,还有什么?是比自己亲自去和谈现场更直接便捷的办法呢?
与其防着传教士出卖大清利益、防着商人重利叛国、担心使臣一心求和求稳放弃那些看似是不毛之地实则内含宝藏的国土,不如自己亲自上阵手撕沙皇俄国使臣啊!
至于能不能胜任……康熙对西洋之事?很?感兴趣,洋文和西洋乐器、数理知识都有几分涉猎,在他的要求之下?,一众皇子阿哥们也跟着传教士们学了一些?东西。
感谢这辈子汗阿玛的严格教导,拉丁文胤祉还真的跟着汤若望等人学了几年,不说多精通吧,顺畅交流还是没什么?大问题的。
再加上上辈子生长在一个几乎全民英语的时代,也就是说,他也算是精通满、汉、蒙、英、拉丁多?种语言的复合型人才了。
参与和谈还真不是什么?完全胜任不了的任务。
见他应得干脆利落,康熙原本还积有一些?不痛快,此时也一扫而空,朗声笑道:“不愧是朕的儿子!小小年纪便如此果敢勇武,日后定是响当?当?的大清巴图鲁!别跪着了,起身吧。”
“谢汗阿玛!”胤祉麻溜起身,不着痕迹地缓了缓有些?跪麻了的腿脚。
他们俩倒是一个夸一个应,氛围相当不错,太子却已经气的一佛升天二佛出窍了。
作者有话要说:(1)引用自《资本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