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26、拒表白和升初中

老实头儿的春天Ctrl+D 收藏本站

小学结业典礼之后,珍卿从学校回到家里。

杜太爷问?完各种问?题,她看着他回到北屋。

她把门窗都?关好了,才走到里屋,打开潘玉美给的信。

信封里面,只有一张黑白照片。

照片上,是?一个十四?五岁的男孩儿,生着一张小长脸儿,长得?还算干净清秀,眼睛里透着干净的欢喜和羞涩。

这照片里的他,穿着一件黑色皮袍,头?上戴的是?瓜皮帽,帽上镶了很大一块玉。脖子上挂着寄名?锁,腰上还坠了玉佩——不止一块。

这照片显然是?冬天照的。

照片的背面,还写了四?个字——珍卿惠存。

这个男孩子,珍卿是?认识的,就是?启明学校男班学生,名?字叫潘文?绍,今年还一块儿毕业来着。

珍卿同班的潘玉美,是?他的堂姐还是?堂妹,她没?有搞清楚过——因为,她压根没?关注过这人。

说起来,她跟潘文?绍这个小伙子,走对面都?没?对过眼儿,连一句话都?没?有说过啊。

这时给她一张他的照片,傻子也晓得?,这个小伙子,想跟她搞对象啊。

可是?为什么呢?就因为她成绩好?除了这一点,讲良心话,她好像也没?啥特别?出色的地方?啊。

珍卿找到一盒火柴,把这张照片连信封,在?洗笔的水盂里烧了。

这种东西,当然不能留着,杜太爷要是?翻出来,那恐怕是?要打断腿的。

烧完了照片,珍卿拿着镜子不停地照自己。

她满打满算才十三岁半,其实还没?有咋发育,就是?胸前长出一个小蓓蕾。

不是?她妄自菲薄,她从小到大都?瘦,现在?就是?个黄毛丫头?,看不出有任何少女美感。

当然,根据她爹妈的相貌,她预感她将来,至少也是?一个小美女,不会长得?太难看。

然而现在?,她的美貌都?还暂存在?基因中,还没?有显现出来呢。

潘文?绍这个小伙子,怎么品味这么独特,偶尔照过几面,就发觉了她的内在?美?

潘文?绍的学习成绩,也还不错,学校的优生榜上,也时不时能看到他。

从相片上看他,这小孩儿气质温和,性格看起来也不错,但完全是?一团孩子气。

她并非一定要说,本土的适龄对象,她全部?都?看不上。

但心理不够成熟的,真让人没?有安全感,她最需要的,就是?一个稳重的人,给她带来安全感。

她思来想去,拿了一张笺纸,一个字也没?有写,就把这张纸塞进?信封,叫老铜钮送到潘家,交给潘玉美。

希望这一对兄妹(或是?姐弟?),能明白她的意思。

这么一件新鲜事,珍卿把主角换成别?人,在?信里写给了杜爸爸。

想看一看,能不能引起他的一点反应。——珍卿给杜爸写了那么多信,此人都?不带回信的,真是?可恶。

她现在?小学已经毕业,按照这里的学制,紧接着可以上初中,也可以上师范学校——将来出来当教师。

还可以上实业学校,去学个一技之长,学完就能做工挣钱。

但三表叔建议,她将来要是?出去念大学,最好是?继续读中学。

而杜太爷觉得?,叫孙女念实业学校,学点儿染织、缝纫啥的,未免太辛苦,也不符合财主家小姐的身份。

珍卿自己也好逸恶劳,觉得?技术工种在?民国,好像还挺辛苦的,她就打了退堂鼓。

做教师嘛,应该说是?最好的选择。但好坏也不是?绝对的。

在?后世,教师是?很体面轻闲的工作,但这时代多少不大一样。

男女平等?的口号喊了多年,但女教员的薪水,比男教员的薪水还是?低很多。

而且,中国这样动?乱,教育经费时常被挪用克扣。

凡此种种,都?让人不能不慎重考虑。所以,也不一定非要当教师。

她毕竟才十四?岁,还可以在?上中学的过程中,琢磨有没?有更合适的职业。

因此,珍卿还是?决定,在?启明学校上三年初中,到了非得?出去的时候,她再决定一个就业的方?向。

十四?岁这年的暑假,玉琮的二叔,为庆祝珍卿小学结业,特意叫她去永陵市呆了大半个月。

说是?去游玩一番,叫她见见世面。

但永陵市是?个古城,很多建筑都?很古风。

新式的商店楼房也有一些,但珍卿不觉得?新鲜,算不上见了多大世面。

倒是?她跟玉琮一道,偷看了不少杜二叔和杜二婶藏的闲书?。

杜二叔每天忙着进?修,杜二婶每天忙着梳妆打扮,打扮好了,不是?跟姐妹逛商场,就是?约一些人打麻将。

这两口子,就放任他们两个,翻箱倒柜地看那些书?。

他们先看一些弹词、传奇,故事都?很老套无聊,就囫囵吞枣地随便看看。

后来,玉琮看《三国演义》,珍卿看《儒林外史》《聊斋志异》,两人就比较入迷了。

每天看完以后,还要相互地讲解,书?里讲的什么故事。

这时候也没?有其他娱乐,他们看书?,就像后世追连载小说和电视神剧一样,那真是?废寝忘食,狂热不已。

读了这么多的书?,珍卿写了些读后感,给杜爸爸当家信寄过去了。

给杜爸写家信,本是?例行公事,杜爸爸基本没?给她回过信。

有一天,她和玉琮正看《聊斋志异》,杜二叔给她一封信,说是?她爸爸寄给她的。

珍卿意外之极,打开一看,不觉认真看了起来。

在?这封信里,杜爸爸用一种和煦的语气,讲了他小时候读闲书?的事。后面又教珍卿,读这一类古典的书?,应该是?怎样的读法……

玉琮也拿着信看,看完一抬头?,却发现她眼眶红了,眼睫毛也不住地颤着,说不清是?一种什么情绪。

玉琮总听家里人说,珍卿这孩子命苦。

但他对珍卿所谓的命苦,其实感受不深。

因为他觉得?,她的性格是?那么敞亮豁达,无忧无惧,即便动?不动?会挨她爷的打,你?也从不见她愁眉苦脸的。

可是?现在?,看到她这样的神情,他蓦然明白,珍卿肯定是?思念她父亲,盼望她父亲的。

只不过,她从来不跟人诉说,在?别?人眼里,好像就觉得?,她并不缺一位父亲。

玉琮把脑袋搭她肩膀上,就默默看着她,等?到她情绪平复了,才拿着信封给她说:

“珍卿,你?要是?想你?爹,我们一起去找他。我四?叔在?就天津,天津离京城可近,就请四?叔送我们去。”

珍卿摇了摇头?,没?有说话。

就在?今年上半年,珍卿写了快有一百封信,寄给在?京城教书?的杜爸爸。

可是?这个杜爸爸,只给三表叔写过信,交代了一些事情,却从未给珍卿和杜太爷,写过只言片语,也从未寄过任何钱物。

再结合杜爸爸从前,把女儿丢下这么多年,不闻不问?。

她已确定杜爸是?狠心肠、不负责的人。

她早把他抛在?脑后,不再试图琢磨他的心思,也不再指望,今后在?生活和学习上,可以依靠这个父亲。

可是?杜爸的这封来信,语句中的细腻回忆,还有对女儿谆谆告诫,让人仿佛看到,一个和蔼温煦的父亲,怀着满腔的爱意和关切,对着女儿循循善诱,语重心长。

这封信中的父亲形象,跟珍卿印象中的杜爸,完全是?两个人。

这样的话语和形象,让她忍不住心有触动?。

珍卿都?怀疑,是?不是?有人冒了杜爸的名?,代他写了这样一封家信。

可是?一次回信,又能说明什么呢。她并不想因为一封信,就对杜志希报有太大期待。

人生最难得?的事,其实还是?自律自控,并借此获得?宁静的生活。

……

在?永陵市待了二十多天,杜太爷和李师父,先后来信催珍卿回睢县。

而玉琮的奶奶和娘,也来信催玉琮回杜家庄。

杜二叔就专门抽空,把他们俩人送回去了。

回到睢县,不过是?照常学点东西,暑假日?程排得?很满。

但是?幸好,李师父是?个爱玩的,有时候带她去钓鱼钓虾,还把她装扮成个男孩子,带她到邻县的百亩荷塘,去捞菱角、采荷花。

因此,她还没?有被闷死了。

但是?欢乐的晚光,总是?容易过去的。

到了九月开学,珍卿就成了初一年级的学生。

学校虽然在?暑假招过生,但初一女班,来来去去,还是?不满二十个人。

初中的课程,跟小学相差不是?特别?大。

综合性的社会课,重新分成公民、卫生、地理、历史四?门课,数学课也分成几何、代数两科。

还新增加了外国语、物理、化学,

物理、化学学得?简单,外国语也学得?简单。

现在?,日?不落帝国的名?声?还很响,学校统一安排学的外国语,就是?英语。

学英语没?那么复杂,基本还限于简单的对话,类似于“你?好吗?(Howareyou)”“我很好,Fihankyou”。

这英语学了也用不上,大家好像都?张不开嘴说。

珍卿别?的学科都?很好,但学数学的时候,感觉理解慢了不少——至少比上辈子慢了不少。

一开始她以为是?错觉,或者是?没?有适应好。

等?学过了三四?个月后,她发现这个现象更明显了。

她自己调整了很久,私底下,在?数学上下了更大功夫。

再加上她记忆力很好,有时候还会背数学题。所以,先生和同学都?没?有看出来。

但她越来越没?法否认,她的这个缺陷,应该是?跟遗传有关。因为杜太爷算账不强,到了杜爸那里的,据说数学也是?烂得?很。

看来,想做个学习全才,是?不能够了。……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在2021-04-0513:24:20~2021-04-0519:08:09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代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